减税降费持续助力 困难企业焕发生机
市场经济犹如大潮,潮起潮落自有规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不被淘汰,就需具备搏击风险的足够能力。今年以来,随着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落地落实,江苏省扬州市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对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一些原本陷入困境的企业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扬州市增值税改革减税16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4.7亿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新增1610户达2.7万户,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达5.8万户,所有行业均实现了减税,其中制造业受益最大。
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可用资金、润滑了企业经营链条,对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规模企业如同锦上添花,对于一些正生死边缘的中小企业则意味着雪中送炭。
扬州优典箱包厂是一家生产手袋和箱包的小型制造企业,工艺水平简单、产品附加值不高,原先在人工成本低的优势下尚能勉强维持微利,但近两年受区域外智能化生产线的挤压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面对销售不足、流动资金窘迫等困境,该企业不得不自2018年7月起关闭多数生产线,转入以清理库存商品为主的半停厂状态。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社保费率降低政策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推出后,企业测算发现如果保持2018年生产销售规模,2019年的税收负担率将由原先的7.18%下降至当年的1.55%,全年可少缴税款约20万元,基本可以解决生产周转金的问题。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下,该企业自2019年4月起又开始购进原材料、逐步恢复生产。
受国内外形势、上下游链条等多重因素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往往来自于外部。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公司是一家从事废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保型企业,提炼萃取技术国内领先,发展前景远大,被扬州市列为上市挂牌重点培育企业。但自2017年以来,占其供货比90%以上的杭州某橡胶厂出现了严重资金问题,导致其几千万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公司只得举债3000余万元维持运营,每年的利息支出就达300万元以上。为压缩开支,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公司一方面减少了研发投入,一方面实行生产线半负荷运转;在情况最严重时,甚至因无力购买原材料而被迫放弃2000万元的意向订单。随着减税降费红包的落地,杭州橡胶厂资金状况明显好转,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得以逐步清理应收账款1200余万元,并将当年货款的回收时间由原先的6个月缩短至当前的1个多月。除此之外,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公司今年还享受增值税等税费优惠145万,缴纳税费总额同比下降59%。资金到位后,公司首先想到的就是技术改造和提高生产效率。如今,扬州巴龙再生资源开发公司正投入500万元用于生产线升级,计划到年底将实现全循环、零污染的环保标准。届时,公司上市新三板的工作也将得到实质性推动。
在减税降费政策扶持下,扬州企业的改革创新能力和生产经营活力得到了充分激发,一些起步晚、基础弱、规模小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找准了定位、站稳了脚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扬州共有35900户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241户企业实现了利润额实现增长;17704户企业的盈利额同比进一步扩大;6成以上2018年度亏损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或亏损额大幅减少。其中,8051户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6485 户企业实现了亏损额大幅减少。
(尹时辉 安怡 秦尧)